來自星空的絮語:

再準確的訊息,只要經由之管道理解、翻譯而出,至少一半虛,一半實。
更遑論角度相異的人,話語文字即出現多種含意。
謹慎你的思考,寬容別人的解讀。
這世界繽紛多元,需要客觀中立的平衡。

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

安樂死




照慣例整理自己。好多的流動,
一個接著一個像是齒輪相互貫通。


  我這幾年因為工作關係住過不同的區域,也遇到同一棟大樓、或隔壁的公寓,有人自殺的事情發生。我沒看到事發經過,都是回來後才被鄰居告知。也可能是體質關係吧,大概在一兩周內就會見到自殺者在附近飄盪(畢竟我也不是每天在家,都會在外面跑),或者停在我的宿舍門口,一臉茫然。剛去世的往生者氣味很新鮮(我是嗅覺派的),通常要去世半年以上或者一年後才會和路邊的眾生有類似的氣味(陳舊的味道)
 
  (不過也是有我先遇到了,納悶祂是哪來的,被鄰居告知才恍然大悟。有趣的是,鄰居們談這種事情時祂們也會在旁邊聽,說一個男人自殺啦....我就看到年約50上下,穿著直條紋長袖,短褲,半禿的先生站在旁邊,立刻就知道祂用什麼方式自殺的,甚至還能糾正鄰居講錯的部分XD")
  
 
  自殺者去世後發現沒有人查覺到祂,感覺被拒絕、被拋棄,往往會感受更沮喪、能量更混濁。當祂們發現只有我能看到祂們而且不怕祂們(有些人看到都會嚇跑讓祂們更傷心),祂們都會問我同一句話:"我記得我死了,但我怎麼還在這裡?
 
  這句話聽著真的很心酸。因為執著啊,死前還怨恨著誰,掛念著什麼,不滿意誰的對待,虧欠誰很不心安,或者只是賭氣而已,只要有一點執著,死了就還是會繼續留在這裡啊。解脫是包括你的心念都解脫了,但自殺者的理由,往往不包括心念的解脫。
 
  我能做的就是介紹靈界的公益輔導人員過來做心理諮詢開導,祂們通常會化身自殺者比較能接受的模樣--可能是唯一信任的親人,或者某宗教的代表人物,取得信任,才能牽引這份執念(或者說地縛靈)願意前往靈界區域休息。還好至今我遇過的自殺者都願意跟隨輔導天使離開。

  
  那麼,安樂死與自殺有什麼差別?
 
  我個人對死亡的體悟是,很多人無論生者與死者的哀傷悔恨,都來自於沒有好好的告別,向彼此吐露真實的感受。因此在世的家人充滿不諒解、強烈的哀傷自責,也會加重往生者逗留的情緒(畢竟祂們無法離開,卻依然能夠看到、感受到)
 
  如果在執行安樂死之前,當事者與親屬們都有過溝通,取得諒解,知道當事者的無奈,這份選擇是為了減低身體無法避免的損傷持續造成的痛苦壓力,並無礙雙方相互珍惜的心靈交流……我想,安樂死就不算是自殺了。

  因為彼此的關係已經獲得圓滿,即使往生了也不會有執念牽絆了。
 
  這就是我的回答。
 

1 則留言:

  1. 有需要安樂死的人,與其在痛苦中死去倒不如安樂死。個人是支持安樂死。

    回覆刪除